湘中益阳,安化小淹,有村名曰碧溪。其地四面环山,一水穿村,山清水秀,风光旖旎。自清末民初,村民聚而居之。全村面积12.5平方公里,510户1993人,2020年退出贫困村。2008 年,由碧玉、桂花、南阳三个村合并为碧溪村,以历届村支“两委”为首,率众谋生,岁月悠长,传承至今。
市水利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、第一书记裴尚辉自6月5日从小淹镇白沙溪社区“转战”碧溪村,入驻以来带领新队员开启了新一轮的驻村工作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,立足村情实际,聚焦组织建设、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,稳步推进帮扶工作,以“脚下有泥土、心中有民情”的实干姿态,在乡村振兴一线奏响奋进乐章。
速集驻村,吹响“冲锋号”
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。“乡村振兴是使命,更是责任。”市水利局党组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,选优派强队伍速集驻村,全力保障驻村帮扶工作,以实际行动扛牢政治责任。驻村帮扶工作队到村后,便与镇主要领导、联点领导、村支“两委”班子召开工作见面会。围绕以目标、问题、质效为导向,聚焦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“五大振兴”,全面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年度工作任务。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把“建强村党组织、推进强村富民、提升治理水平、为民办事服务”作为帮扶工作职责,切实抓好乡村组织建设,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在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,让碧溪村的发展蓝图落地生根。
情系民生,绘就“民情卷”
炎炎烈日,工作队通过走访党员组长、致富带头人、卸任村干部、乡贤群众以及监测户、脱贫户的家庭情况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及就业需求等,他们用笔记本记录每一户的“急难愁盼”,并悬挂工作队信息牌,用微信、电话搭建起24小时沟通桥梁,用脚步绘制“民情地图”,在走村串户中摸清需求、解决问题。通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、全覆盖地走访调研,摸清人、物、项目、问题“四个清单”,工作队了解到李某残疾证未办理问题,迅速联系村镇县办理。了解到李某患尿毒症,每星期2次透析,申请临时救助。了解到致富带头人刘某租赁碧溪学校,建设黄精加工厂。了解到公路建设、河堤建设等都一一记录。
深研蓝图,擘画“振兴路”
在深入调研基础设施、人口结构与农业现状的基础上,坚持打基础与立长远相结合,以群众诉求为导向,深入调研论证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为擘画“振兴路”开出“良方”:工作队与镇党委政府、村支“两委”共同商议,制定切实可行的两年规划,把“规划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,把“任务单”变成“成绩单”。坚持做好产业就业发展,增强村级集体和农民收入,持续利用闲置房屋出租、光伏发电、土地流转、中药材产业、农村电商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。通过发挥水利系统在资源、技术等方面的优势,为碧溪村的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完善提供有力支撑,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。